压力数据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波动,故图中给出的是时均值,由图中可以看出时均值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床内状态是稳定的。压力沿床高均匀递减,变化平缓表明床内新型固体物料基本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下浓上稀的情况,说明对于所用的床料颗粒而言,5m/s的床内气速偏高,使床内接近气力输送状态。但最高点处压力骤增,表示床料在此处浓集。这是因为该点位于床上部的端头结构内,并高过床的出口,使床料在该区域内聚集所致。1)脱硫效率随时间有一定的波动,这主要来自于床内速度和物料量的波动。2)蒸汽活化前脱硫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只有30%,而且由于进料Ca/S较小,床内处于较稀的状态,使脱硫剂技术脱硫剂易于变成乏吸收剂,而使脱硫效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经蒸汽活化处理后脱硫效率明显上升,且高达50%,说明蒸汽处理有明显的效果,必然是以某种方式提高了脱硫剂技术脱硫剂的固硫活性,其内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制备脱硫剂技术氧化锌脱硫剂的方法一般用到干混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干混法是传统方法,现在用的较多的是沉淀法,而溶胶凝胶法是最近新的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干混法是将氧化锌粉末和其它一些助剂、造孔剂、粘结剂通过添加适量水、有机溶剂、搅拌、研磨、机械破碎、超声波、震动等一些列粉碎手段将这些混合物均匀混合,再经过挤条机或压片机等机器挤压成片状或条状或球形等不同形状,后经干燥和焙烧即为成品。
在初装脱硫剂技术脱硫剂时每铺装一层在其表面均匀铺撒一层Na2CO3,在喷洒循环水,使Na2CO3形成碱液包裹在脱硫剂表面的同时降低脱硫剂初装时的粉尘含量。在使用过程中煤气中的硫化氢首先与脱硫剂表面的Na2CO3发生反应:H2S+Na2CO3→NaHS+NaHCO3,未被Na2CO3反应的硫化氢溶解于脱硫剂技术脱硫剂表面的水膜中并离解为HS-、S2-离子,与然后HS-、S2-离子同氧化铁相互作用生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
脱硫剂技术氧化铁脱硫剂是工业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化工原料,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脱硫剂发挥不出它的特性,那么是由于哪些原因这种现象的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对于脱硫剂技术氧化铁脱硫剂的使用效果跟碱度是由一定关系的,碱度主要影响到H2S在碱性液膜上的溶解速度,影响溶解后的H2S进一步离解的程度,此时脱硫化氢时生成易再生的Fe2S3,pH过低时,会生成难以再生的FeS,缩短脱硫剂寿命,过高(pH大于9),增加碱度脱硫率开始下降,会使脱硫剂毛孔堵塞,脱硫恶化。其次粒度过大,比表面积小,致使脱硫剂与气体接触时间短,且易产生壁流将不利于反应,粒度大小,影响床层阻力大小。粒度过小,床层阻力增大。除此之外温度也是影响氧化铁脱硫剂使用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在15℃-70℃范围内,对不同温度下的脱硫硫容进行了测定,脱硫剂技术脱硫剂具有化学吸附的特性,升高温度加快了过程进行,对脱硫有利,相反,温度过低,则脱硫活性下降,正常使用温度以20℃-40℃为宜。综上所述,是有关影响脱硫剂技术氧化铁脱硫剂使用效果的因素了,希望您看过之后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我们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此产品,避免其在操作使用中出现有影响其产品效率的情况发生。
沉淀法是以金属锌为原料,用硫酸溶解后再用纯碱沉淀为ZnCO3,过滤洗涤后,干燥并部分焙烧成氧化锌,然后与添加剂混合成型,在经干燥和焙烧后即为成品脱硫剂技术脱硫剂。沉淀法特点:干混法将逐渐被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取代。均匀沉淀法区别于直接沉淀法在于加入的沉淀剂不直接与被沉淀物反应沉淀而是先将沉淀剂在不饱和容易中缓慢释放均匀分散。未来国内外脱硫剂技术氧化锌脱硫剂发展趋势是降低产品堆密度和使用温度、提高脱硫精度,在保证低温高硫容、高脱硫精度下进一步提高抗压碎力,以降低阻力、扩大使用领域。